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营销 >

有哪些app可以借钱(有哪些app可以借钱不看征信的)

发布时间:2024-02-21 19:24:58 作者 :营销资讯网 围观 : 293次

“快来测试你的贷款额度”“开通贷款功能送VIP会员”……如今,不仅各种购物APP在“鼓励”消费者借钱消费,还有一些常见的日常活动,比如社交、工作、打车、订餐等实用型APP变身“金融APP”,通过宣扬“高信用额度”、“低利率”、“快捷支付”诱导消费者借钱。

据统计,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21年Q1App流量值榜单TOP10中,有多达7个APP拥有“借钱”入口。那么,为什么这些受欢迎的应用程序争先恐后地向消费者借钱呢?

有哪些app可以借钱(有哪些app可以借钱不看征信的)

工具应用程序也有贷款门户

近日,有媒体记者一一排查了自己手机上25款常用应用,发现其中21款具有网贷功能,包括电商、旅游、外卖、视频软件等。其中,百度网盘、QQ音乐、名片全能王等APP虽然没有专门的借贷功能,但会跳转到其他借贷APP的下载页面或发布其他机构信贷产品的广告信息。

据微信公众平台“时代数据”统计,社交、电商、内容、生活等36款用户常用的热门App均拥有网贷业务。

其中,除了微信的“微利贷”,QQ还有“拍拍贷极速贷”,支付宝有“解杯”、“汇分”、“网商贷”。旅游类应用中,携程、去哪儿都有“Bioudai”。“花”,滴滴出行有“滴水黛”;内容类应用中,今日头条有“借钱不愁”,腾讯视频有“小鹅花钱”,芒果TV有“芒果好贷”,爱奇艺有“小鸭贷”;生活类APP中,美团有“美团贷”,饿了么有“饿了么”。

在开展这些业务时,大多数网络平台通过两种模式进入借贷业务:自有资金借贷或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援助。

例如,美团App中借款功能的贷款机构由美团三快小贷及合作机构提供;百度优贷的贷款提供商包括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在贷款援助模式方面,网络平台将流量引流到一些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赚取佣金。例如,河北“微利贷”的合作伙伴是张家口银行,而饿了么的“行用金”和携程的“江趣花”贷款业务的合作伙伴都有直接的消费金融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饿了么”之外,饿了么还为另外6款贷款产品吸引了流量。

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为何各类APP纷纷变身“金融APP”,抢着向用户借钱?

专业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当前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转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品质型消费。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消费金融并加大力度。大力投资发展。

此外,头部应用已基本完成用户积累,并已达到流量变现阶段。此外,所有P2P网贷机构均已停止运营并退出。每家公司都想在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这些看似便捷的借贷渠道却隐藏着风险。首先,网贷利率普遍高于银行贷款。虽然有的软件会标注“年利率7.2%起”,但消费者提供信息审批后,实际贷款利率会与广告最低贷款利率存在较大差异。

据了解,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和信用贷款产品年利率普遍在5.22%至5.88%之间,优惠期内还有利率折扣的机会。与向银行借款相比,即使是借贷APP宣传的最低贷款利率也没有任何优势。

其次,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行为严重。5月10日,国家网信办通报称,共查出84款APP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点名网贷APP共48款。报告显示,网贷APP的违法行为类型主要包括违反必要性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

此外,这些网贷产品大多针对年轻人,导致部分年轻人养成了过度消费的习惯,甚至走上了以贷融资的道路。轻则影响个人信用,重则成为整个家庭的负担。

2020年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谨防网络平台过度放贷的风险提示》强调,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等贷款产品,了解贷款利率等重要信息、条款、还款方式,警惕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同时,不要过分依赖借贷进行消费,更不要“借钱”“以贷养贷”或“长期借贷”。过度借贷往往会导致资金匮乏,最终让消费者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3月17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明确小贷公司不得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督管理。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确标明贷款年利率。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也可根据需要同时显示,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