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营销 >

节哀顺变不能乱用(节哀与节哀顺变不能乱用)

发布时间:2023-12-30 04:33:50 作者 :营销资讯网 围观 : 126次

当遇到亲人去世时,周围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抱歉并接受改变”。

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公下》:“丧礼,表示哀悼;哀悼,表示迁就。君子始思。”

节哀顺变不能乱用(节哀与节哀顺变不能乱用)

历来都是用来表达对死者家属的哀悼,用节日表达温和,用变化表达事件。这意味着家人被要求抑制悲伤并适应意外情况。类似的安慰还有“不要悲伤,请坚强”。

对于一个刚刚经历生死分离的人来说,如何能够立即做到“悲愤离别”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习惯于“克己复礼”的束缚,进而压抑、控制自己的悲伤。不要碰伤疤,以为它会自然愈合。

我们喜欢用掩盖的方法来试图忘记,但悲伤是一个在亲密关系破裂时自然触发的过程。当有失落时,就会有悲伤。悲伤是不受人类控制的。只有正确地度过悲伤,我们才能重燃生命之火。希望。

那么仅仅说一句“悲伤并接受改变”就真的能放下痛苦吗?如果悲伤压抑太久,只会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如果你周围的人正在经历痛苦,请停止对他们说“对不起”。

帮助他并正确引导他度过悲伤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关于如何帮助悲伤的人应对悲伤,心理学家Worden(1982)提出了以下方法:

NO.2

帮助悲伤的人接受死亡

在初始阶段,生者需要开始接受生命无法回归的事实。只有接受事实,才能面对死亡,尤其是猝死所带来的复杂情绪反应。

当亲朋好友毫无准备地收到坏消息时,一定会感到强烈的不真实感。最好的办法是鼓励生者面对死亡并谈论他们的损失。

NO.3

让悲伤者接受悲伤是痛苦的

大多数悲伤的感觉都是令人不安的。

例如:无助、愤怒、内疚、紧张、焦虑、抑郁和悲伤等。

在丧亲之痛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出现麻木、幻听、幻觉、幻想、意识混乱、做梦等行为。

在引导生者表达情感时,在与死者谈论过去时,最好从积极的回忆开始。即使没有什么积极的情绪,你也应该想办法鼓励谈论死者的一些好处或过去分享的美好事物。记住。

NO.4

帮助悲伤的人适应死者已不在的环境

帮助悲伤者应对依恋发作。对于那些悲伤的人来说,失去长期亲密的依赖者必然会导致无助、恐慌、困惑和苦恼。依恋关系的深浅,直接影响生者悲伤的程度。与死者的关系越深,就越难摆脱依恋关系。

因此,有必要帮助生者确认他与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已经结束。

NO.5

悲伤者需要将感情转移到新的关系中

悲伤的时间因人而异。一段时间过去后,悲伤的人需要在失去死者的背景下扮演新的角色并建立新的关系。

我们应该理解哀悼者在处理与死者的关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些人不愿意离开被彻底摧毁的家园,或者想尽快离开一个难忘的悲伤之地。

有些人认为,将感情从死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建立新的关系,会羞辱死者,甚至认为没有人可以取代死者。

我们必须帮助悲伤者面对这些疑虑并适当地处理它们,而不是鼓励仍然处于剧痛中的人做出任何重大的改变生活的决定或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因为在极度悲伤的时刻,情绪尚未稳定,很难做出好的判断,很容易影响以后适应新情况或者建立新的关系。

相关资讯